發布時間: 2020-05-16 10:59
我應該找心理咨詢師,還是心理醫生?
以下文字內容太過正經
圖片都沒有
動畫更別提
也沒有什麽俏皮話
受不了正經的朋友
請自行隔離
做了心理學工作20年
時常會有學生希望我為他們
或者他們在乎的人
做一對一心理諮詢
通常我都會委婉拒絕
因為
我已有近10年不做一對一咨詢工作
工作重心已經調整
畢竟術業有專攻
不能光向錢看
所以
我會推薦他們
尋找正在執業的專業人士
在此
也和各位分享
如何界定自己應該請怎樣的專業人士
以及
我對選擇這一行從業者的要求
供大家參考
我應該請怎樣的專業人士?
普通心理問題(或者情緒問題),未必需要前往醫院尋找心理醫生,而心理諮詢師已經有足夠的專業能力處理。心理醫生更多是通過藥物或功能性儀器作為介入手段,這是針對重度心理或精神疾病的必須治療手段,但是副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嚴重的副作用也是不可逆的,所以普通問題,無需大動幹戈。
有人可能會問,怎樣才能界定是普通問題還是嚴重問題?
如果當下你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則應該考慮心理醫生的介入。而如果只是普通的感情問題、睡眠質量問題、情緒問題、不良習慣問題⋯⋯等等,心理諮詢師足矣。具體情況,則需要具體評估。
如果經過一段時間,心理咨詢師的處理無法起到明顯的作用,那麽就要考慮:
a、是否心理咨詢師不夠專業,需要換更專業的心理咨詢師;
b、自己的情況,可能需要心理醫生使用藥物介入治療;
c、也許根本就不是心理問題。
怎樣的心理咨詢師才是靠譜的?
從大約6年前(或者更早)開始
中國內地的心理學市場
就異常火爆
許多人紛紛希望加入心理咨詢師行業
成為專業從業者
有些人加入的原因
是因為看到某些影視劇作品
覺得心理咨詢師可以透視別人的心理
很酷
有些人是覺得這行的錢好賺
來錢快
有人希望可以學習心理學專業知識
來幫助自己或身邊人解決一些問題
……
無論是出於哪一種訴求
這個行業的熱度越來越高
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從早前
中國勞動部推出的
心理咨詢師考試報名情況
就可見到強烈的市場需求
可是
接踵而來的
便是各種買證賣證的醜聞
讓人心寒
這不僅使中國心理咨詢行業受到打擊
也使許多
不專業的心理學從業人員進入市場
消費者直接受害
我自己身邊
也見到不少這種受害案例
需要心理學咨詢師的輔導
獲得正面的心理援助
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
就像
人累了需要休息
肚子餓了需要吃飯
同樣道理
我們的心理也會“餓”
所以在此
結合我過去的經驗
和在國內看到的現象
給大家一些選擇心理咨詢師的
小小建議
供各位參考
避免踩雷
1、正規心理咨詢專業系統學習。
市面上有不少機構,都在推出心理咨詢師課程,也在發證,包括還有國外的機構也在中國市場做相關的培訓。
如果看到咨詢師的個人介紹中,有某某機構頒發的結業證書或資格證,可以上網搜索一下發證機構,看看相關介紹、機構背景、機構成立時間、相關的成績,或者社會影響力;同時很重要的是,看看這家機構在培養心理咨詢師部分的策略、要求,甚至自己可以打電話去那家機構,以報名者的名義了解一下學習、畢業等等相關要求,是否處於專業和嚴格的立場。這樣可以避免遇到一些為了賣證而成立的公司。
2、個人背景。
消費者可以在選擇心理咨詢師時,詳細看看該咨詢師的個人介紹,就像第一點說的那樣,除了看發證機構,也要看具體的頭銜稱謂。如果介紹當中出現“某某某體系創始人”、“xxx第一人”、“心理學知名講師”……這之類的頭銜,可以忽略不計,因為多數情況這都是自封的頭銜,沒有專業或學術意義,說直白一些,是虛名。
如果有某某機構頒發的專業資格認證,那麽就采取第一點所說的,查詢專業機構的相關情況。
與此同時,如果他只掌握心理咨詢這一門專業,顯然是不夠的。我們時常說,在心理學這行工作,如果只是不斷專攻自己學科的領域,在起步的時候,是非常重要且可取的;但是,到達一個階段之後,需要多元化接受其他領域心理學的訓練,這樣一來可以在自己的領域中提煉新的元素,同時可以運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來幫助個案者。需知道,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商業環境和生活環境不斷的進步,人們的心理問題及需求,已不再像以前那麽單一化,海納百川也是一位專業人士應該有的職業素養。否則,閉門造車,那是井底之蛙的表現。
3、從業年限。
我個人的看法是,心理學和醫學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通常持續性執業10年以上,才叫入門。資歷不足10年,並非說他們不好,我見過一些人悟性非常好,從業2-3年已經可以做得非常出色的心理咨詢師。但是我更鼓勵的是,最好在剛起步的時候,可以跟隨資歷豐富的心理咨詢師臨床學習實戰經驗,將書本上的東西,落地化,在這個過程中,演化出屬於自己風格和專業技能。
所以,如果這位心理咨詢師過去持續執業的時間,超過了10年,他自己會有一些經驗的積累和沈澱,這會更有利於咨詢的個案處理。
4、行業貢獻。
如果這位心理咨詢師,曾經被邀請參加過相關行業論壇成為分享嘉賓,或者出版過書籍,在專欄有發表過多篇文章……從這當中可以看到這位心理從業者,對於這個行業的重視和熱愛,並且在過程中基於第三點,他有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非常好的。也是個人專業、能力、成就不斷要求進步的體現。
5、社會貢獻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從社會獲得的價值,需要貢獻於社會,這是我非常重視的職業操守之一。心理學工作者,如果可以將自己所學,用於社會貢獻,這是極為重要的品德。
太平盛世,我們可以為某些機構或個人,提供義務支持;當有重大災難或者環境出現特殊事件時,我們可以挺身而出,以義工的身份支援當地,盡己所能的出一分力,這樣的品德和職業操守,是難能可貴的!
如果您所接觸的心理咨詢師,符合以上5點,相信他的能力和輔導效果,不會差到哪裏去。
對消費者的忠告
當然,我也要站在專業角度,給消費者一個忠告,無論你所找的心理咨詢師,是你的朋友、親戚,還是陌生關系而來,請你一定要付費,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因為當你有了這一步,代表著心理咨詢已經開始,原因如下:
1、人的本我欲望告訴我們,只有當我們付出過,我們才會更加珍惜;在路上撿到的一枚鉆石戒指,你可能會懷疑它是玻璃的,而在高檔珠寶店花重金買的一枚鉆戒,哪怕品質不是最好的,你也恨不得每天含著它睡覺,這個道理我相信大家很容易理解。
在心理咨詢開始之前,如果你有付費,那麽接下來的咨詢過程,你才會更加珍惜、守時、守約,以及積極配合,這樣一來,輔導效果自然不同。
2、當你交錢的那一刻,代表著你的心態已經準備好接受輔導;而如果只是友情協助的輔導,你自己心裏也會七上八下,懷疑對方到底是否真的有能力,這種心理,實際上也會在輔導的過程中,下意識抗拒輔導效果,浪費大家時間。
即便你一開始是完全信任這位心理咨詢師,人的惰性,也會讓你在配合一兩次輔導之後,給自己各種理由,不完成之後的輔導,結果造成輔導中斷,問題反彈,然後你會責怪這位心理咨詢師不專業,無能力,幫不到自己。
3、任何的心理咨詢,都是一個長期的輔導過程,有些個案需要2-3個月處理,有一些甚至可能長達1-2年甚至更久,具體情況要以個案者本身的情況,以及配合度等等綜合因素考量。
所以,不要期待在面談1、2次之後,問題可以完全解決。人的心理防禦機制,在輔導的過程中會發揮作用,某些時候是處於自我保護而抗拒心理輔導,因此可能在多次面談輔導後,才能有起色。而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通常會在第一次面談後,依照個案者的情況,制定之後的輔導計劃和時間安排。
4、心理咨詢並不是一件醜陋或者丟臉的事情。前面有提到,就像我們餓了需要吃飯,累了需要休息一樣,心理也需要撫慰。
時代的進步,讓我們需要面對不同的挑戰和壓力,我們不可能再像我們的先輩那樣,睡一覺或者和朋友傾訴(有些朋友的建議,也會容易成為“善意的傷害”。),就可以真的解決心理負面壓力;也許那一刻可能你會覺得自己沒事了,一笑了之,但是事實的真相是,心理負面能量,就像新房子裏的甲醛,不斷積累,可能你未必能很敏感體會到當下給你的危害,或者你以為開窗透氣就沒問題,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它會在你的身體裏積累毒素,導致身體患上癌癥。
心理問題,同上道理。世衛組織過去數年的調查發現,絕大部分人,最終患上心理疾病,甚至引發為精神疾病,都是在前期積累而來。中醫有一句話“病從淺中醫”,這個道理大家都明白。所以,當一開始,僅僅只是心理或者情緒問題的時候,就開始介入,讓我們的心理有機會得到真正的緩沖和休息,以此來形成更強大的心理免疫力,這是極有必要的。
以上相關經驗和看法
和各位分享
無論你是心理學從業者
還是需要心理咨詢的普通人
希望大家可以在自己的領域
發揮更大價值
為自己
為他人
為社會
盡己所能
Dr. TingHong Wang
Ph.D. Psychology\ 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