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0-06-03 19:23
抑郁癥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綜述了15種抑郁癥循證治療的薈萃分析
在3月份的《心理治療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薈萃分析綜述,對15種有證據支持的抑郁癥治療方法進行了385種治療/對照比較。結果表明,所有治療方法均有效。然而,在調整了偏見的風險之後,只有兩種方法仍然是顯著的:自我檢查療法和基於Lewinsohn的抑郁應對課程的心理教育干預。
薈萃分析中檢查的治療分為15類。下面將對其進行描述。對於每一個類別,效果大小,模糊限制語'g,也被註意到。其他結果和其他討論遵循這些描述。
抑郁癥的15種循證療法
三種認知行為療法(g=0.73)
認知行為療法旨在改變不適應的思想和行為。
1、貝克手冊(g=0.95)。
2、“應對抑郁”過程(g=0.38)。
3、大衛伯恩感覺很好(g=0.97)。
兩種行為激活療法(g=1.05)。
行為激活教會客戶識別並參與有回報的活動。
1、愉快的活動安排包括監控情緒和活動之間的關系,每天進行更愉快的活動(g=1.04)。
2、情境行為激活需要“活動安排、自我監控、分級任務分配、角色扮演、功能分析、心理預演”(第282頁),1以及最近的版本,正念(g=1.06)。
三種解決問題的療法(g=0.75)。
問題解決療法包括定義個人問題、生成解決方案以及確定解決方案是否有效。
1、簡短的問題解決治療包括9次或更少的療程(g=0.81)。
2、擴展的問題解決療法除了解決問題(g=1.07)外,還註重改變不適應的思想和態度。
3、自我檢查療法主要側重於解決與目標相關的問題,並學會接受超出自己控制的事情(g=0.42)。
兩種第三波認知行為療法(g=0.85)。
第一波通常表現為行為療法,第二波表現為認知療法,第三波表現為強調生活目標和接受經驗(而不是試圖控制它們)的療法。
1、接受和承諾治療,由史蒂文C海斯開發,促進心理靈活性,鼓勵減少逃避行為和生活的基礎上,一個人的價值觀和承諾(g=0.74)。
2、基於正念的CBT將認知行為療法與正念和冥想實踐相結合(g=0.71)。
兩種人際心理治療(g=0.60)。
人際心理治療是壹種結構化和相對簡單的治療形式,強調依戀模式和關系問題。
1、全人際治療使用全手冊,時間較長(g=0.57)。
2、簡短的人際治療包括10次或更少的療程(g=0.64)。
心理動力療法(g=0.39)。
心理動力療法試圖幫助客戶意識到他們的無意識沖突,其中許多沖突的根源在過去。因此,在治療上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來探索兒童時期的經歷和過去與重要他人,特別是父母的關系。
非指導性支持治療(g=0.58)。
非指導性治療是支持性治療的壹種形式。作者認為,這是“任何沒有特定心理技巧的非結構化治療,除了那些常見的方法,如幫助人們發泄他們的經驗和情緒,並提供移情。它不是為了解決問題,也不是為了獲得新的技能。
生命回顧療法(g=1.10)。
生命回顧療法假定探索記憶並通過這些記憶幫助老年人解決以前的沖突,重建他們的生活故事,從而減少抑郁,增加幸福感。
治療抑郁癥最有效的方法:方法、結果和結論。
在對近2萬篇摘要進行初步審查後,作者選擇了2323篇論文進行進壹步評估。然後他們選擇309個試驗(385個比較)用於薈萃分析。只有涉及隨機試驗和對照條件的研究被納入。
薈萃分析結果顯示,所有研究的治療方法對成人抑郁癥都有顯著的積極作用(作用大小從中等到較大)。最小的效果大小屬於心理動力治療、自我反省治療和“應對抑郁”課程。
然而,在考慮了發表偏倚、偏倚風險(70%的研究)和高度異質性之後,唯壹仍然顯著的抑郁治療是自我檢查治療和“應對抑郁”過程。
但是,如上所述,“應對抑郁”過程的效果大小是最小的。怎麽解釋呢?作者認為,這可能是由於這種幹預的性質(勇氣是心理教育,而不是治療),或研究普遍使用這種治療在更復雜的群體(例如,有酒精問題的個人,青少年犯罪)。
讓我們通過考慮大多數療法似乎同樣有效的潛在原因來總結這一分析。也許每種療法都能有效地改變抑郁癥的不同方面。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治療很有可能改變一個特定的維度或特征,而這反過來又改變和改善患者抑郁相關特征的整個系統”(第291頁)。
另一種可能性是,不同的療法通過所有這些療法的共同之處發揮作用。這些方面被稱為公因子。例如,與沒有接受治療的人相比,接受治療的人更有動力去改變,與表現出同理心和關懷的治療師保持健康和相互支持的關系,並被給予希望和對改變和改善的積極期望,等等。
Arash Emamzadeh attended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Canada, where he studied genetics and psychology. He has also done graduate work in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 in U.S.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