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造力在大腦中的位置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4-11 13:03


創造力在大腦中的位置是什麼?


新的研究探索了大腦中創造力的根源。



關鍵點


  • 不同的創造力區域(音樂、藝術、寫作)映射到不同的大腦區域。

  • 一個共同的“創造力回路”連接著這些不同的大腦區域。

  • 從事創造性活動可以增强我們的情緒健康。


截屏2025-04-11 12.43.41.png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花了幾個小時寫作。 我和姐姐共用一個小步入式衣櫥,當她用一半的空間在滾動的衣架和堆疊的紙板抽屜上整理最新的時尚時,我用一半的時間寫故事、詩歌,甚至是一本裝訂在一起的插圖超級英雄書。 我在牆上畫上了明亮的魔法標記花,在我的小寫字洞裏用手電筒工作。


我父母鼓勵我對寫作感興趣。 我在當地報紙和一本名為《詩歌遊行》的書上發表了一些詩歌。 (當時我是他們最年輕的詩人;我不認為他們有一個非常有選擇性的過程。)我三年級的老師也是他們的支持者。 每個月,她都會讓我在旁邊的黑板上寫一首詩,並配上插圖。


但在某個時候,我開始在數學和科學方面獲得A,人們對我的藝術作品和寫作不再那麼鼓勵了。 最終,我的成績對我來說變得比黑板上的一首詩更重要了。 我學會了做我擅長的事情,而不是我天生喜歡的事情。


為創造力騰出空間


雖然我最終回到寫作作為我的主要職業,但這是在醫學領域工作了30年之後。 從遠離初戀的那段時間裏,我學到的是,我們有責任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創造力。 我們必須為它騰出空間。 對它持開放態度。 小心照顧它。 沒有人會給我們寶貴的時間來創造或向我們展示通往藝術桌的道路。 我們必須自己採取這些步驟。


創意電路


截屏2025-04-11 12.43.49.png作為一名醫生,我一直想知道創造力的生物學基礎。 這是怎麼一回事? 它從哪裡來的? 我們如何維持和培育它? 我們知道,大腦在創造性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某些腦部疾病或損傷會影響創造性產出,要麼降低,要麼衝突地新增。 科學家從功能性MRI或大腦映射研究中瞭解到,不同的創造性任務映射到不同的大腦區域。 但在上個月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由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的一比特科學家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不同的問題。 他們想知道,如果存在大腦的創造力地圖,那麼尋找創造力網絡或聯系,而不是與創造力本身相關的不同大腦區域,是否會更有成效?


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正確的問題。 使用這種網絡方法,研究人員將創造力定位到不同創意領域(包括音樂、繪畫和寫作)的共同大腦回路中。 這些發現表明,即使用於音樂製作的大腦區域不同於與寫作相關的區域,也有一個共同的神經基底將這些不同的創造性任務聯系起來。


這種共亯電路究竟連接了哪些地區,這對我們創意人員意味著什麼? 好吧,在寫作、音樂創作和藝術創作過程中被啟動的不同大腦區域中,大腦的這些啟動區域通過這種創造力回路連接到大腦的右額葉,而大腦的右前額葉實際上是被啟動的。 現在,這一發現可能只是意味著這些研究人員已經確定了大腦中對創造性過程至關重要的一個區域,即右額葉。 也有可能在創作過程的早期創意生成步驟中,這個大腦區域被停用,作為抑制更具分析性的大腦區域的一種手段。 也許這類似於我們在自由創作初稿時,必須主動關閉我們的內部評論家或內部編輯,以便在稍後的創作過程中讓評論家或編輯回來之前,將我們的想法寫在頁面上。


尋找創造力


我姐夫是針灸師。 每次他來拜訪,我都會要求他提供“千個聚會場所”的待遇。 (他總是隨身攜帶針頭。)“千聚點”這個名字指的是頭頂上幾條經絡或路徑交匯的地方。 這種治療方法可以用於許多疾病,從鼻竇疼痛到睡眠障礙。 它也被用來提高創造力。 當針滑進我的頭皮時,我靜靜地坐著,深呼吸,讓我的創造性氣(氣)變得暢通。


截屏2025-04-11 12.43.56.png我認為沒有任何隨機對照研究證實千個會場科技在提高創造性產出方面的有效性。 我的一些藝術家朋友對此深信不疑。 我不一定認為新發現的“創意回路”也會是我們集體尋找創意寶藏的關鍵,它將我們引向我們的創意正北。 在創作藝術或文學時,我們仍然沒有一張清晰的地圖可以遵循。 我們確實知道,每天從事創造性工作會增强我們的幸福感。 囙此,我將繼續尋找我們如何創造、為什麼創造以及我們的創造力在日常生活中意味著什麼的答案。








carolyn_roy-bornstein.jpg

Carolyn Roy-Bornstein, MD, is a retired pediatrician and the Writer-in-Residence at a large family medicine residency program where she leads physicians in narrative medicine workshops.

Psychology today